中船协通讯员 曹斌
12月18日,随着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华,中远集团副总经理孙家康等领导启动点火按钮,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第四条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点火投产,将该公司20周年创新发展成果展示现场会推向高潮。
据了解,在国家船舶行业主管部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和南通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南通中远川崎公司举办了此次创新发展成果展示现场会。这是南通中远川崎继今年7月份获得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称号后,举办的一次展示创新成果、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向市场和行业传递正能量的重要的公益性活动。中远集团、南通市政府有关领导及川崎重工有关人员参加了现场会。
南通中远川崎自1995年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合资企业体制机制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策略,坚持稳健经营,实现了高起点、跨越式发展,迄今完成约160艘高质量船舶的建造,其中30万吨油轮(VLCC)、30万吨矿砂船(VLOC)、5000~6200车位汽车滚装船(PCC)、5400~10000~13000标箱集装箱船等7个船型建造当时均填补了中国造船业的空白,并凭借优异的质量、性能表现树立了在业内外的高端品牌形象。
据悉,近几年来,南通中远川崎根据市场形势发展趋势,大力实施以大型集装箱船、清洁能源船舶为主的产品升级战略,并积极推进以智能制造为主的生产模式转型战略,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在生产模式转型创新方面,该公司响应“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积极致力于生产自动化、流水化及智能化工厂建设,自2011年以来,逐步投产型钢、条材、先行小组立和小组立焊接等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2~4倍,并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环境、提升了安全水平,更是提升了产品质量。此次投产的第四条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共设4个机器人焊接装置,相比前三条而言,自动化程度更高,机器人和焊接部材都能灵活调整,效率提高40%以上,能全程24小时作业,无需休息。这些机器人自动化线都是该公司根据实际需要、紧密结合精益生产、信息化建设实践成果,自主开发、设计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
据了解,20年来,南通中远川崎坚持用最少社会资源实现最大产出效益并为地方经济、船舶行业发展作贡献。是全国率先真正实现“无余量造船”的企业,钢材利用率保持在92%以上,并且用最少的土地资源创造了最大产能,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多次创造造船业新纪录。